我國第一部文學理論和評論專著——劉勰的《文心雕龍》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——《詩經(jīng)》 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詩——《左傳》 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——《國語》 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——《史記》 我國第一部語錄體儒家經(jīng)典散文作品——《論語》 我國第一部軍
《文心雕龍》
《文心雕龍》 《文心雕龍》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(xié)創(chuàng)作的一部理論系統(tǒng)、結構嚴密、論述細致的文學理論專著。成書于公元501~502年(南朝齊和帝中興元、二年)間。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、"體大而慮周"(章學誠《文史通
《文心雕龍》
《文心雕龍》 《文心雕龍》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(xié)創(chuàng)作的一部理論系統(tǒng)、結構嚴密、論述細致的文學理論專著。成書于公元501~502年(南朝齊和帝中興元、二年)間。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、"體大而慮周"(章學誠《文史通
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創(chuàng)作的一部理論系統(tǒng)、結構嚴密、論述細致的文學理論專著。成書于公元501~502年間。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、“體大而慮周”的文學理論專著。《文心雕龍》
《文心雕龍》 《文心雕龍》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(xié)創(chuàng)作的一部理論系統(tǒng)、結構嚴密、論述細致的文學理論專著。成書于公元501~502年(南朝齊和帝中興元、二年)間。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、"體大而慮周"(章學誠《文史通
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創(chuàng)作的一部理論系統(tǒng)、結構嚴密、論述細致的文學理論專著。成書于公元501~502年(南朝齊和帝中興元、二年)間。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、“體大而慮周”(章學誠《文史通義?詩話篇》)的文學理論專著。劉勰《文心雕龍》的命名來自于黃老道家環(huán)淵的著作《琴》。其解《序志》云:“夫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,昔涓子(環(huán)淵)《琴心》,王孫巧心,心哉美矣,故用之焉?!?/p>
《文心雕龍》是我國第一部系統(tǒng)的文學理論專著(作者是南朝的劉勰。成書于南朝齊和帝中興元、二年(501~502)間。
全書以孔子美學思想為基礎,兼采道家,認為道是文學的本源,圣人是文人學習的楷模,“經(jīng)書”是文章的典范?!段男牡颀垺愤€系統(tǒng)論述了文學的形式和內(nèi)容、繼承和革新的關系,又在探索研究文學創(chuàng)作構思的過程中,強調(diào)指出了藝術思維活動的具體形象性這一基本特征,并初步提出了藝術創(chuàng)作中的形象思維問題;對文學的藝術本質(zhì)及其特征有較自覺的認識,開研究文學形象思維的先河。全面總結了齊梁時代以前的美學成果,細致地探索和論述了語言文學的審美本質(zhì)及其創(chuàng)造、鑒賞的美學規(guī)律。
《文心雕龍》是我國第一部系統(tǒng)的文學理論專著(作者是南朝的劉勰。成書于南朝齊和帝中興元、二年(501~502)間。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文學理論專著。全書共10卷,50篇,分上下兩編,各25篇。 內(nèi)容全書包括總論、文體論、
全書全書共10卷,50篇,分上下兩部:
《文心雕龍》 《文心雕龍》,古代文學理論著作。劉勰撰。成書于南朝齊和帝中興元、二年(501~502)間。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,“體大而慮周”的文學理論專著。
上部,從《原道》至《辨》的5篇,是全書的綱領。而其核心則是《原道》《徵圣》《宗經(jīng)》3篇。要求一切要本之于道,稽諸于圣,宗之于經(jīng)。從《明詩》到《》的20篇,以“論文序筆”為中心,對各種文體源流及作家、作品逐一進行研究和評價。在有韻文為對象的“論文”部分中,以《明詩》《樂府》《詮賦》等篇較重要;在無韻文為對象的“序筆”部分中,則以《史傳》《諸子》《論說》等篇意義較大。
中國第一部歷史批評著作是《史通》 《史通》是中國及全世界首部系統(tǒng)性的史學理論專著,作者是唐朝的劉知幾。全書內(nèi)容主要評論史書體例與編纂方法,以及論述史籍源流與前人修史之得失。 《史通》包括的范圍十分廣泛,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史學理論和
下部,從《神思》到《物色》的20篇(《時序》不計在內(nèi)),以“剖情析采”為中心,重點研究有關創(chuàng)作過程中各個方面的問題,是創(chuàng)作論。《時序》《才略》《知音》《程器》等4篇,則主要是文學史論和批評鑒賞論。下部的這兩個部分,是全書最主要的精華所在。以上四個方面共49篇,加上最后敘述作者寫作此書的動機、態(tài)度、原則,共50篇。
中國第一部歷史批評著作是《史通》 《史通》是中國及全世界首部系統(tǒng)性的史學理論專著,作者是唐朝的劉知幾。全書內(nèi)容主要評論史書體例與編纂方法,以及論述史籍源流與前人修史之得失。 《史通》包括的范圍十分廣泛,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史學理論和
擴展閱讀,以下內(nèi)容您可能還感興趣。
中國第一部歷史批評著作是什么
中國第一部歷史批評著作是《史通》
《史通》是中國及全世界首部系統(tǒng)性的史學理論專著,作者是唐朝的劉知幾。全書內(nèi)容主要評論史書體例與編纂方法,以及論述史籍源流與前人修史之得失。
《史通》包括的范圍十分廣泛,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史學理論和史學批評兩大類。史學理論指有關史學體例、編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論述;史學批評則包括評論史事、研討史籍得失、考訂史事正誤異同等。
擴展資料
寫作背景
我國史論源遠流長。早在先秦時期,曾出現(xiàn)“百家爭鳴”的局面。先秦諸子借評論史事,論證本學派*觀點的正確性,形成我國早期史論的一種形式。
在先秦史籍中,又出現(xiàn)《左傳》中的"君子曰"的另一種形式的史論,這種體例為后世史家所沿用。自秦漢以來,出現(xiàn)了如《史記》的“太史公曰”、《漢書》的“贊”、《漢記》的“論”、《東觀漢記》的“序”、《三國志》的“評”,
以及后史的“史臣曰”(如《資治通鑒》的“臣光曰”)。除此之外,還有一種“序論”,于史篇之前,加入史家說明著作宗旨、體例源流、評論人物史事的文字,如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等,都有這類“序論”的文字。
隨著史學的不斷發(fā)展,史學批評也隨之開展起來,出現(xiàn)一種以論述史籍得失、評論史學體例、研究撰史方法為主要內(nèi)容的新的史論形式。
這種新的史論發(fā)端于秦漢而完成于唐代。到了唐代,劉知幾繼承前人的批判精神,將這種史學形式發(fā)展成"總括萬殊,包吞千有"的史論著作,寫出我國第一部系統(tǒng)性的史論專著《史通》。
它兼有史學理論和史學批評兩方面內(nèi)容,是集唐以前史論之大成的宏偉巨著。
參考資料來源:
百度百科——史通
我國的第一部系統(tǒng)的文學理論著作?拜托各位大神
文學理論和評論專著劉勰的《文心雕龍》 ,詩歌理論和評論專著是鐘嶸的《詩品》,都是第一部
英國學者誰出版世界上第一部比較文學理論專著
英國學者波斯奈特出了第一個比較文學專著
推薦幾本文學理論方面的書籍,和現(xiàn)代文學名著,謝謝
1.《文學理論》,勒內(nèi)·韋勒克、奧斯汀·沃倫(Austin Warren)著,劉象愚、邢培明譯,文化藝術出版社 (2010-09出版) 2.《文學理論教程》,童慶炳主編,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。 3.《文學文本細讀講演錄》,王先霈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,2006 4.《尋找權威/文學理論概論》,(加)史笛文·邦尼卡斯爾著 王曉群, 王麗莉譯 5.《藝術原理》,羅賓·喬治·科林伍德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版。 6.《文學經(jīng)典的挑戰(zhàn)》,孫康宜著,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7.《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》,(英) 特雷·伊格爾頓著,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 8.《敘事理論導論》【荷】米克。巴爾/著 譚君強/譯 萬千/校;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.《小說理論》,(蘇)М.*金著 白春仁,曉河譯 石家莊-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10.《小說面面觀》,(英)E.M.福斯特(E.M.Forster)著 朱乃長譯 北京-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2 11.《文學符號學》,趙毅衡著北京-中國文聯(lián)出版公司 1990.9 12.《女權主義理論讀本》,麥克拉肯 (編者), 艾曉明 (編者), 柯倩婷 (編者) ,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13.《神話----原型批評》葉舒憲編選西安-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1987 14.《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》(英)伊格爾頓著 伍曉明譯 西安-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1987 15.《文學死了嗎》,希利斯·米勒,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(2007-05出版) 16.《文心雕龍》,劉勰 17.《人間詞話》,王國維 18. 《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》,H·R·姚斯,R·C·霍拉勃,周寧、金元浦譯,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。 19.《抽象與移情》,W·沃林格,王才勇譯,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。 20.《美學散步》,宗白華,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。 21.《詩化哲學》,劉小楓,山東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。 22.《詩學·詩藝》,亞里士多德,賀拉斯,羅念生,楊翰周譯,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。 23.《拉奧孔》,萊辛,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。 24.《癲瘋與文明》,米歇爾????,劉北成/楊遠嬰譯,生活·讀書·新知三聯(lián)書店出版,2004-02-01 25.《情感與形式》,蘇珊·朗格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。 26.《野性的思維》,列維—斯特勞斯,李幼蒸譯,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。 27.《批評的剖析》,諾思羅普·弗萊 百花文藝出版社 (2006-01出版) 28.《人論》恩斯特·卡西爾(Cassirer Ernst)、 甘陽 上海譯文出版社 ,2004 29.《抒情傳統(tǒng)與中國現(xiàn)代性:在北大的八堂課》,王德威,生活·讀書·新知三聯(lián)書店 (2010-09出版) 30. 《文藝對話集》,柏拉圖,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版。更多追問追答追問主要是國內(nèi)的文學專著,和近現(xiàn)代經(jīng)典名著追答文心雕龍。。。馬橋詞典,務虛筆記,九月寓言,古船,心靈史,汪曾祺的,余華的,沈從文的,老舍的戲劇,阿城的棋王追問謝謝啊
南北朝時期主要的文學理論專著作家及其意義
《文心雕龍》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(xié)創(chuàng)作的一部理論系統(tǒng)、結構嚴密、論述細致的文學理論專著。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的文學理論專著。
全書共10卷,50篇(原分上、下部,各25篇),以孔子美學思想為基礎,兼采道家,認為道是文學的本源,圣人是文人學習的楷模,“經(jīng)書”是文章的典范。把作家創(chuàng)作個性的形成歸結為“才”、“氣”、“學”、“習”四個方面?!段男牡颀垺愤€系統(tǒng)論述了文學的形式和內(nèi)容、繼承和革新的關系,又在探索研究文學創(chuàng)作構思的過程中,強調(diào)指出了藝術思維活動的具體形象性這一基本特征,并初步提出了藝術創(chuàng)作中的形象思維問題;對文學的藝術本質(zhì)及其特征有較自覺的認識,開研究文學形象思維的先河。全面總結了齊梁時代以前的美學成果,細致地探索和論述了語言文學的審美本質(zhì)及其創(chuàng)造、鑒賞的美學規(guī)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