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稅前工資計算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
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(用M代替)=稅前工資-個人繳納的五險一金(通常為稅前工資的22%)-個稅扣除數(shù)3500元。
計算個人所得稅
上式中的M,是計算個稅的基礎,通過這個數(shù)據(jù)找到個稅稅率和速算扣除數(shù)。個人所得稅(用N代替)=M*適用稅率-速算扣除數(shù)
計算稅后收入
稅后收入=稅前工資-個人繳納的五險一金(通常為稅前工資的22%)-N
舉例
某人稅前工資15000元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=15000元-22%*15000元-3500元=8200元找到8200元對應的稅率為20%,速算扣除數(shù)555元,應納個人所得稅為8200元*20%-555元=1085元個人稅后工資=15000元-22%*15000元-1085元=10615元稅前工資與稅后收入差額15000元-10615元=4385元這就是稅前工資和稅后收入的差別,可以看到個人稅后收入大概為稅前工資的70%左右。收入越高,稅率越高。大家可以通過上面的公式計算自己的稅后收入。
公司實際支出為15000元+15000元*40%(企業(yè)繳納五險一金部分)=21000元也就是說公司實際支付了21000元的費用,個人到手為10615元,其中差額10385元,接近50%,是需要支付的各類社會保險費及稅費。注:繳納五險一金有上限規(guī)定,北京市目前上限為21258元,收入超過此數(shù),仍舊按照21258元這個基數(shù)計算五險一金扣除,會導致扣除數(shù)減少,從而個人所得稅繳納的更高。